索引號 | |||
組配分類 | |||
發布機構 | |||
生成日期 | 2022-04-20 | ||
公開方式 |
溫州市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發布會 | ||||
|
||||
一、發布主題 4?26“世界知識產權日” 二、發布時間 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14:30 三、發布地點 市人民大會堂202會議室(新聞發布廳) 四、發布人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 王 丹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 梅 陽 市公安局副局長 徐良悟 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林錫銘 五、主持人 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陳靚秋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年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近年來,我市始終把知識產權工作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制高點,開展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工作,今年,市政府明確提出要爭創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王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梅陽,市公安局副局長徐良悟,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林錫銘,請他們為大家做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王丹局長通報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亮點及下步推進重點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 王 丹: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工作”關乎高質量發展,關乎高品質生活,關乎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市加快建設“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的重要載體和抓手。2021年,我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系列講話指示精神,全面統籌推進全市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工作,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主要表現在: 一、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全面優化。印發《溫州知識產權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了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描繪未來五年我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藍圖。將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集成改革工作納入全市深化改革重點任務,率先探索專利、商標、商業秘密、地理標志等“一攬子”綜合治理機制。 二、知識產權培育質量穩步提升。2021年,我市共授權專利逾6.1萬件,在全省排名第三,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2.4件,其中有3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系列獎項。商標有效注冊量55.4萬枚,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四,馬德里商標注冊量1023枚,集體商標54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1枚。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達到68家、示范企業達到6家。 三、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21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知識產權案件705起,開展知識產權行政裁決案件108起,調解知識產權糾紛879起,其中查辦的“全國首個專利重復侵權行政處罰案”入選全國指導案例,并在全國知識產權體系建設會上作典型發言。經不懈努力,我市獲得國家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全國第四的好成績(全國共159個城市參評)。 四、知識產權運用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全市共質押專利權、商標權獲得融資571筆、共計134億元,其中首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質押貸款成功發放350萬元,為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持。深入實施專利轉化三年行動計劃,登記專利權轉讓許可1251件,合同登記額達536.6萬元。指導低壓電器、泵閥等2大產業建成省級知識產權聯盟,開展10余項專利導航項目,推動產業專利協同運用。 五、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加快數字化改革進程,全面推廣應用“知識產權在線”,已覆蓋3281家知識產權市場主體。同時,我市籌建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正式獲批運營,中國溫州(服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溫州市知識產權產服務園、溫州市知識產權大港灣等服務機構積極發揮作用,共開展知識產權類培訓50余期,受眾1萬余人次。 各位媒體朋友,2022年,市政府明確提出要爭創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實施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建設工程。聚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十四五”規劃等部署的重點任務,編制工作方案、實施意見,加大各類投入,持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集成改革,力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市、強縣建設示范縣、示范園區“三級聯創”。 二是建立知識產權“省市會商”機制。市政府與省市場監管局簽訂知識產權合作會商議定書,圍繞重大改革、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做實做細區域知識產權協作保護,為構建知識產權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全面落實統一的執法標準、證據規則和案例指導制度,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行政裁決隊伍建設。加強溫州知識產權法庭建設,持續推進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工作。完善知識產權仲裁、調解、公證、鑒定和維權援助體系,優化協同保護格局。 四是推進知識產權運用“雙百”工程。撬動財政資金支持開展專利托管服務,為全市200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專利托管服務。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實施“入園惠企”行動計劃,探索推廣知識產權保險制度,力爭全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突破100億元。 五是探索地理標志“強企富農”路徑。認真落實省市共同富?!?+5+N”重大改革項目,聚焦服務區域發展和產業提升,強化地理標志發掘、運用、保護,大力推廣農業品牌培育經驗做法,使地理標志在推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敝邪l揮重要作用。 最后,借此機會,我簡單介紹下今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有關情況。4月20日至26日,我市將舉行主題為“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的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屆時,全市各地將開展知識產權“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毙麄骰顒?,巡回演講活動,公共服務宣傳活動等等,歡迎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尊重知識、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局面。 主持人:謝謝王局長,下面開始提問。 溫州日報記者:去年4月20日,國家版權局正式批復同意溫州市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目前,溫州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創建情況如何?同時,我也了解到今年6月份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即將開館,溫州之前啟動了中華版本資源征集工作,現在這項工作總體情況怎樣?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 梅陽: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也非常感謝我們各級媒體對溫州市版權工作的關心、支持以及宣傳報道。 自去年4月國家版權局正式批復同意溫州市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后,我市迅速召開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動員部署會,出臺《溫州市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工作實施方案》,著力部署實施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四大工程,打造版權發展保護全鏈條,賦能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版權創建突出全鏈條。積極組織服裝、印刷等20余家企業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成功舉辦“版權助力民營經濟發展論壇”。支持推薦浙江中胤時尚有限公司獲評2021年浙江版權最具影響力十佳企業,溫州澳珀家俱有限公司榮獲2021年度全國版權示范單位。 二是開展版權登記全覆蓋。將版權作品登記權限下放,在12個縣(市、區)設立版權工作服務站,建立版權登記聯絡點30個,率全省之先推出版權作品登記申報服務系統,有效提高作品登記效率。2021年溫州市作品版權登記共23228件(包含軟件作品7483件,一般作品15745件),一般作品登記數量居全省第一。 三是版權宣教遍及全過程。通過版權主題燈光秀、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和線上線下版權展覽等一系列活動,建成全國首家“一站式”版權服務綜合平臺——溫州版權館,將版權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與溫州理工學院共建“溫州市版權教育實踐基地”,大力推進溫州版權人才培養。 四、實現版權保護全領域。開展打擊違規使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顒訕俗R、劍網等專項整治行動,查辦版權案件22起,2個案件被評為溫州市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1個單位獲評國家版權局2020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溫州市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調查報告》最新數據顯示,溫州市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385.18億元人民幣,占全市GDP的5.61%,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位于前列。 2022年,我們將深入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兩會精神,以項目為抓手,實施“1+5+N”行動計劃,其中“一館”即優化提升溫州版權館,打造一站式版權服務平臺;“五大抓手”包括舉辦溫州創意設計大賽、成立溫州版權協會、承辦版權論壇、查辦大案要案和探索版權交易等推動版權相關產業轉型升級;N項活動指舉辦4.26版權宣傳月活動、開展版權產業統計、強化版權工作高位宣傳、扎實推進軟件正版化、推廣版權登記申報服務系統等一系列特色活動促創建工作落地落細。 針對媒體朋友提的中華版本征集工作,我再簡單介紹下。溫州市中華版本資源征集工作是2020年11月正式啟動的。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要求,我們成立了專班,從創新中華版本征集工作機制入手,聚焦溫州特色挖掘精品珍品,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征集渠道,在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率全省地市之先向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呈繳第一批實物版本。與此同時我們注重質量、提升品質,完成溫商(含老字號)、溫州戲曲、紅色文化等15個專題版本的征集,總共呈繳66418件,得到省版本辦的肯定。這次中華版本征集比較珍貴的版本有,北宋沈括摩崖拓片、明嘉靖浙江副使丁湛等人的殘碑拓片,曾聯松與俞大文書信、民國時期單檔布袋戲手抄劇本、永昆劇本《百花公主》、昆曲折子戲《見娘》等珍貴手稿,從清朝咸豐年間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幾個時期的單檔布袋戲人偶,民國時期古戲臺模型,還有泰順廊橋模型與其配備制作的相關視頻和設計手稿,以及雕板、藍夾纈、人物紋飾瓦當、細紋刻紙、黃楊木雕等特殊載體版本。 中華版本資源征集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今后將持續面向全市征集精品珍品,以及品相極佳的藏品,歡迎廣大藏友積極參與。 鳳凰網記者:林院長您好,2021年,最高法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溫州知識產權法庭,請您為我們具體介紹下溫州市司法行政知識產權保護合力方面的相關情況? 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林錫銘:2021年,在溫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溫州法院成功爭取設立溫州知識產權法庭,持續推進機制創新,不斷加大保護力度,以法治護航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為溫州奮力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進而加快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設立溫州知識產權法庭,打造知識產權全方位保護優選地。在市委領導、上級法院指導、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支持和社會各界積極呼吁下,去年9月最高院批復同意設立溫州知識產權法庭,跨區域管轄溫州、金華、麗水三地的專利技術類案件以及壟斷糾紛等重大知識產權案件。2021年11月5日,省編辦同意市中院民三庭更名為知識產權審判庭,對外稱“溫州知識產權法庭”。2021年12月17日,省高院確定溫州知識產權法庭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受理溫州、金華、麗水轄區的相關知識產權案件。溫州知識產權法庭成為當時全國唯一在省會、計劃單列市已有知識產權法庭之后又設立的地級市專業法庭,也是全國第三個地級市知識產權法庭。截至4月18日,溫州知識產權法庭今年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糾紛1482件,比市中院原民三庭的收案同比增加了229.92%,其中專利技術類糾紛895件,侵害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類糾紛182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積極開展機制創新,制定出臺了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等相關配套制度,聘請兼職技術調查官26名,同時為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提供了相應的履職保障,商請義烏法院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設立溫州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和共享法庭,積極謀劃對接建立溫州、金華、麗水三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一體化合作機制等,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二是推出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人“黑名單”制度,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為有效遏制、懲罰嚴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2021年3月,市中院在全國市縣兩級法院率先推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人“黑名單”制度,制定《關于推進對嚴重侵害知識產權相關主體實施信用懲戒的工作指引(試行)》并向社會公開發布知識產權嚴重侵權名單。截至2022年4月,市中院已向社會發布7期知識產權嚴重侵權名單,包含16家企業及115個自然人,并將侵權名單及告知書在2153件案件中進行了運用。此外,市中院還依法加強司法保護力度,在審理的阿迪達斯訴阮某某侵害商標權糾紛中,針對當事人重復、惡意侵權行為,首次適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取得較好社會效果。該案也因此入選最高法院2021年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 三是搭建溫州知識產權調解云平臺,大力推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2022年3月,市中院推動溫州知識產權調解云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結合溫州知識產權法庭跨市域集中管轄專利技術類知識產權糾紛的特點,實現了知識產權糾紛訴前調解申請的跨市域委派功能,將為溫州、金華、麗水三地知識產權糾紛提供線上訴前調解服務,下一步將以統一云呼中心、信息推送通道等數字化手段持續提升調解云平臺的工作效能。目前,市中院已邀請溫州、金華、杭州等地共四家知識產權調解組織計241位知識產權調解員入駐平臺。該平臺同時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一件事”綜合服務平臺上線。截至4月19日,調解云平臺已在線受理知識產權糾紛訴前調解糾紛842起,其中涉金華地區的知識產權糾紛就有504起,方便當事人在當地進行溫州市域以外的專利技術類糾紛的訴前化解,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紛需求。 溫州都市報記者:徐局長您好!去年市公安局聯合幾家部門成立了“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您能介紹下這方面相關情況嗎,我也想了解下公安機關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公安局副局長 徐良悟:謝謝這位記者同志的提問,溫州市公安局黨委歷來高度重視護航經濟社會發展和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為此專門組建成立食藥環知偵查支隊,承擔涉知識產權領域犯罪的專項打擊工作,并于2021年11月下旬,聯合市中院、市檢察院、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溫州海關、市煙草專賣局共9家成員單位,首創性掛牌成立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還在龍灣區、甌海區、樂清市、蒼南縣四地同步設立分中心。目的是致力于搭建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互通橋梁,進一步頂層設計、完善健全聯合執法、共享賦能、行刑共治等機制,探索破解侵犯民營企業知識產權難題的“溫州解法”。我們公安機關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方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做法: 一是突出“嚴打擊”這一關鍵詞。我們始終堅持“以打開路”理念,去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強勢組織開展“昆侖”“劍鋒”等系列主題行動,共偵辦知識產權及偽劣犯罪案件576起,采取強制措施1171人,破獲部督案件3起、省標案件16起,刑事打處量居全省第一。特別是市知識產權聯合執法中心投入實體化運行以來,今年一季度打擊成效提升明顯,偵辦案件數同比上升62.9%,牽頭指導破獲了假冒某知名游戲私服著作權案、非法制造假冒北京冬奧會紀念章案、非法銷售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著作權案、假冒某知名國際品牌電子指紋鎖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件,得到上級批示肯定,有力有效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二是突出“強保護”這一關鍵詞。我們始終堅持“保護為先”理念,尤為關注溫企知產權益保護服務工作,組織全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我為企業解難題”實踐活動、“揚三能·新征程”主題宣傳服務月、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等活動,切實加強警民互動聯絡宣教,積極回應行業期盼需求,分別在空港小微園、國家大學科技園、重點龍頭企業等處布建各具特色的保護知識產權警企服務站。通過民警日常走訪企業和主動排摸線索,去年以來共偵破假冒侵犯我市溫商品牌有關案件83起,全面全力保障本土企業合法權益。 三是突出“同治理”這一關鍵詞。我們始終堅持“共治共享”理念,發動各級公安機關開展“多跨走訪”活動,加強部門間交流溝通,推動共同簽訂協作備忘錄,打通行刑銜接最后一公里,深化完善聯動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共受理檢察院、法院及行政執法部門移送案件線索183條,同比上升15.3%。推行與市質檢院等單位成立“檢驗合作實驗室”,共享感知行業風險預警動態,并針對我市服裝、鞋業、電氣、泵閥、汽配等五大傳統易受侵權產業,牽頭組織開展專項區域整治,共進行聯合執法活動120余次。同時,扎實推進市公安局知識產權刑事保護專業智庫組建工作,選聘檢法機關、行政執法部門、律師行業、高等院校、企業協會等領域專業人才,激發集聚社會各界專長優勢,造大造濃全民參與共治氛圍。 下步,全市公安機關將以“源融親”三型警務為導向,以打造市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執法中心——“1+N親聯”體系為抓手,不斷提升公安保護能力指數,零容忍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聯合推進構建知識產權“嚴打擊、強保護、同治理”工作新格局,全面助力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切實為“千年商港、幸福溫州”建設貢獻更多公安力量。 溫視公共頻道記者:溫州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就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宣傳、打擊犯罪保護企業社會給予很大關注。溫州市市場監管局承擔我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請問王局,市監部門2022年將通過哪些具體舉措加強專利、商標行政執法保護? 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 王丹:非常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我局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強保護,營造公平環境。2022年,我局將通過“亮劍2022”系列執法行動,進一步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緊扣知識產權宣傳周、杭州亞運會及亞殘運會、全國質量月等重要節點,重拳嚴懲到底。同步深化專利行政裁決機制,提升專利侵權糾紛辦案水平,提升效率和企業獲得感。同時,深化政企協作、行刑銜接,進一步健全違法線索直通處置機制,切實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二是優服務,營造營商環境。我們將通過在重點行業協會、重點企業設立的“打假維權護企雙百聯絡站”,積極響應企業打假維權需求,著力解決一批企業知識產權維權困境。同步開展線上線下宣教服務,深化知識產權普法宣傳,綜合運用約談告誡、執法警示等柔性監管手段,對知識產權輕微違法行為及時予以提醒告誡,切實引導企業健康合規發展。 主持人:謝謝,由于時間關系,提問就到這里,再次感謝今天的發布人,感謝記者朋友。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