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溫州市水資源公報新聞發布會 | ||||
|
||||
一、發布主題 發布2021年溫州市水資源公報有關情況 二、發布時間 5月19日(星期四)10:00 三、發布地點 市人民大會堂202會議室(新聞發布廳) 四、發布人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 李紅健 市水利局副局長 呂慶雷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陳木永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 鄭祥孩 五、主持人 市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陳靚秋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5月15日—21日是今年的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2021年溫州市水資源有關情況,我們邀請到市水利局黨組書記李紅健,副局長呂慶雷,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木永,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鄭祥孩,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李紅健書記介紹有關情況。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 李紅?。?/strong>各位新聞單位的朋友,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水利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由我來向大家通報2021年溫州市水資源公報、溫州市水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和2022年溫州市節水工作重點等三個方面情況。 一、關于2021年度水資源公報主要內容 (一)降水情況。2021年溫州市水雨情的主要特點是汛前降雨明顯偏少,汛期降雨量偏多。1月份較常年同期降水量偏少63%,2020年秋冬干旱氣象延續到2021年2月才有所緩解,各江河水庫低水位運行;汛期歷經9輪集中強降水過程,局地短歷時暴雨多,強度大。全年我市平均降水量為2228.7毫米(折合水量269.40億方),比多年平均1846.9毫米偏多20.7%,比2020年多56%,屬豐水年;在空間上,降水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蒼南、平陽、龍港,后三名為洞頭、龍灣、鹿城;在時間上,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8.5%,其中8 月份降水量最大,為409.3毫米,10月份較常年同期降水量偏多229%。 (二)水資源情況。2021年水資源總量為180.68億方,比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偏多31.1%,比2020年多115.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77.9859億方,地下水資源量為2.6987億方。產水系數為0.67,產水模數為每平方公里149.5萬方。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為1873方,比2020年多113.6%。 (三)水庫蓄水情況。2021年末,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為13.03億方,平均蓄水率76%,比2020年末多3.37億方。其中珊溪水庫10.37億方,蓄水率80%,比2020年末多2.26億方;19座中型水庫平均蓄水率61%,比2020年末多1.11億方。 (四)用水情況。2021年全市總用水量為16.50億方,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5.33億方,林牧漁畜用水量0.27億方,工業用水量2.82億方,城鎮公共用水量2.19億方,居民生活用水量4.54億方,生態與環境用水量1.35億方。 (五)節水情況。2021年全市節水工作成效顯著。全年節水8340萬方,相當于省下了834個九山湖的水量(九山湖的蓄水量約10萬方),12個縣市區全部創成節水型社會。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為21.75方,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1.03方,分別比2020年下降9.05%和14.66%;全市人均綜合用水量171.08方,比2020年下降0.33%;農田灌溉畝均用水量327.74方,比2020年下降3.11%,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到0.599,用水效率進一步提高。 (六)重要水事 一是水利建設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資94億元。鰲江干流治理水頭段防洪工程、平陽縣南湖分洪工程主體工程完工,水頭鎮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泰順樟嫩梓水庫主體完工,解決了泰順縣城關居民用水水源問題;市區備用水源,甌江引水工程全面實施。以高標準防洪保安網、高保障水資源配置網、高品質幸福河湖網、高效能數字水利網和高水平水利監管網為主要內容的“溫州水網”建設加快推進,全面提升了水安全水資源的保障能力。 二是防汛抗旱彰顯新作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動作為、科學應對,第一時間會商研判部署臺風防御工作,第一時間啟動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全員進崗集中辦公,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直奔防汛一線,精細化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全年啟動18次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召開26次市縣會商,發布141期水文監測預警和74期洪潮水預報。精準調度河網水位,五大平原河網全年累計排澇10.15億方,甌江翻水站翻水超2億方??茖W調度水利工程,大中型水庫累計預泄3.1億方、攔蓄洪水4.64億方,成功防御了4次臺風和9次集中強降雨。 三是水資源管理實現新突破。推進全市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十三五”期末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2020 年度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考核省考“雙優秀”,全域創成省級節水型社會。編制了三大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出臺了溫州市非常規水資源管理辦法、地下水管理實施意見等,進一步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 二、溫州市水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情況 經過多年的水源工程建設,我市初步形成了以珊溪水利樞紐、楠溪江供水工程、橋墩水庫、淡溪水庫、順溪水庫等大中型水庫為主,云遮水庫等小型水庫為輔,農村飲用水為補充的供水格局,有力保障供水安全。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我市水資源總量雖然較為豐富,但是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更好地支撐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樣板,我市積極謀劃推進多類型水資源保障工程?!笆奈濉逼陂g,計劃通過實施一批引調水工程和水庫工程,進一步提升應急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優質水供水保證率,市域范圍基本建成“區域成網、多源互濟、豐枯互調、應急互?!钡墓┧踩U象w系,縣(市、區)主要城鎮全面建成“一主一備”的供水格局。 (一)溫州市區和瑞安市。一是加快構建甌江引水與珊溪水利樞紐引水互聯互備體系。甌江引水工程總投資55億元,多年平均引水量7.43億方,工程任務為城市應急備用供水、灌溉、河網生態補水及防洪排澇;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確?!笆奈濉苯ǔ赏队?。溫州市區將形成以珊溪-趙山渡引水工程和澤雅水庫為主水源,甌江引水工程為備用水源的供水格局。二是加快構建洞頭區陸域引調水雙通道工程體系。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是在現有單一引水管道的基礎上,再建設珊溪水利樞紐引水至洞頭本島、大門島至鹿西島兩條引水管道,洞頭本島形成陸域引調水雙通道,同時解決鹿西島優質水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該工程目前已批復實施。三是加快推進瑞安市六科水庫建設。六科水庫可為瑞安市西部山區提供優質供水,同時可解決區域備用水源問題。根據項目建議書報告,水庫總庫容為1900萬方,年可供水量為923萬方。目前,項目建議書已由省水利廳審查待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編制,計劃今年完成可研審查;2023年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投用。 (二)樂清市和永嘉縣。一是加快推進樂清市銀溪水庫前期及大荊溪流域水資源開發研究。銀溪水庫建成后年可供水量增加約800萬方。目前樂清市正在開展可研報告編制,計劃2023年實現開工,2025年前建成投用。在大荊溪上游謀劃建設中型水庫,目前準備開展前期研究論證。二是推進楠溪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謀劃推進小楠溪上游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下游楠溪江供水工程構成優質供水保障體系。 (三)平陽縣、蒼南縣和龍港市。一是加快推進平陽縣岳溪水庫前期工作。該水庫建成后年可新增供水能力1600萬方,可解決平陽縣優質水供水缺口。目前正開展前期專題論證工作。二是加快推進蒼南城鄉供水一體化等工程建設。在珊溪向平陽、龍港供水的基礎上,重點推進龍港至靈溪、馬站延伸段工程以及蒼南縣城新區管網聯網、江南片區管網互聯,形成多水廠相互補給的供水網,同時可解決三澳核電和馬站平原雙水源供水保障問題。目前,各項工程都在加快實施中。 (四)文成縣和泰順縣。一是加快推進文成縣西北部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該工程設計最高引水量14.7萬方/天,年引水量1802萬方,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升文成縣西北部西坑、黃坦、百丈漈、二源和南田等鄉鎮優質水供水保證率,同時可作為文成縣城備用水源,與珊溪水庫形成互備。目前該工程正在施工招標。二是加快推進泰順縣樟嫩梓水庫后續工程建設。該工程設計最大引水流量6萬方/天,年供水量1500萬方,工程建成后可作為泰順縣城主要供水水源,與現狀主供水水源友誼水庫可互為備用。目前,水庫主體工程已完工并已下閘蓄水,引水隧洞已具備通水條件,供水加壓泵站正在施工,計劃于6月底前投用。 下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保障網的優化布置,為助力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加快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 幸福溫州”提供堅強的供水安全保障。 三、關于2022年溫州市節水工作重點 2022年是實施《溫州市節水行動方案》的關鍵一年,節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以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利用能力為目標,以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以及非常規水源利用為重點,以強化總量和強度控制為抓手,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提高水資源集約利用效率和效益,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深入實施溫州節水行動。進一步發揮節約用水工作部門協調機制作用,盯緊重點地區和重要領域,推動溫州市節水行動方案第一階段任務圓滿完成。2022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7.5億方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十三五”末下降8.9%和7.8%以上,較“十二五”末分別降低45%和50%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城鎮居民年人均生活用水量控制在55方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以上,累計建成節水宣教基地10個、創建節水標桿單位100個以上,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創建達標率100%。 二是建立健全節水政策制度。進一步健全節水管理機制和工作網絡,指導各地加快制定出臺節約用水獎勵辦法;完善管網內計劃用水、定額管理制度,強化節水評價機制,健全重點用水單位監控制度;探索將用水總量和用水強度控制與“畝均論英雄”、標準地改革等政策相結合,建立健全水資源剛性約束協同推進機制;進一步增大非常規水利用占比,初步建立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 三是加大節水監督考核力度。強化黨委政府節水目標責任制,將單位GDP用水量等用水指標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及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將節水行動年度目標任務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和“五水共治”考核體系。 四是探索節水智慧管理模式。以主要水源工程、供水水廠、供水管網、重點用水戶為重點,供、用、耗、排全過程推進節水;完善計量監測設施,集成多層次計量監控手段、水源聯合調度和智慧節水管理平臺,開展分析、評估與預測預警,探索建立多水源、多用戶、全過程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節水管理模式。 五是持續加大節水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節水宣傳教育常態化、社會化水平,持續開展節水宣講“百場六進”活動,讓“節水是文明行為,節水是綠色低碳,節水是普惠民生”的理念深入人心,進一步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形成“全域聯創、全市共建”的良好氛圍。 主持人:謝謝李書記,下面開始提問。 溫州日報記者:2020年底,我們溫州出臺了《溫州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當時也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我想了解截至目前,在節水行動方面各地各部門都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 鄭祥孩: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溫州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自2020年10月印發實施以來,各地各部門圍繞重點、把握關鍵、聚焦短板,不斷完善水資源剛性約束、水價動態調整、用水監測等“八項機制”,全市12個縣(市、區)全部創成省級縣域節水型社會,節水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仡櫼荒陙淼墓澦ぷ?,主要推進實施了“七大行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用水雙控行動。2021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6.5億方,全年共節水8340萬方,總用水量以0.4%的低增長支撐起我市GDP7.7%的高質量增長,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9.05%和14.66%,全市用水效率進一步提高。 二是農業節水提效行動。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9萬畝,持續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8萬畝以上,完成規模養殖場節水改造5個,建成省級美麗牧場21個,創成29家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三是工業節水減排行動。完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驗收128家,創成市級節水型企業78家,入圍省級節水型企業53家,全市2018年度以前創成省級節水型企業42家。 四是城鄉節水降耗行動。創建省級節水型單位(小區)49個,全年新建供水管網69.98公里,改造供水管網72.92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為9.63%。新增“溫州市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49家,復評保留129家。 五是節水科技引領行動。組織節水創建主體和技術服務單位開展培訓交流,分享節水好經驗,推廣節水新技術。制訂出臺《溫州市非常規水資源管理辦法》,積極推廣分質供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 六是節水標桿示范行動。聚焦重點用水領域,2021年創成節水標桿單位61家,其中酒店5家、企業31家、小區12個、高校2所和中小學11家,節水標桿單位增量和總量均躍居全省第一,洞頭區職業教育中心入選全國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名單。 七是節水宣傳教育行動。健全完善節水宣傳長效機制,組建溫州市節水宣講團,開展“百場六進”活動,完成138場節水宣講。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科普日”等為宣傳契機,充分利用媒體、公交、動車站、地標建筑等多渠道開展節水公益宣傳,進一步形成全社會“珍惜水、節約水、愛護水”的良好風尚。 溫州經濟科教記者:安全的飲用水是鄉村振興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眾所周知,我市農村飲用水工程點多面廣、數量大,請問目前水利部門如何做好農村飲用水常態化管理,確保飲水安全,助力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 市水利局副局長 呂慶雷: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自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圓滿完成后,水利部門繼續聚焦民生水利,強化為民情懷,持續健全農飲水縣級統管機制,全面推進農飲水整體智管,率全國之先開展農飲水綜合保險,不斷提高農飲水規?;┧采w率、農飲水水質達標率、城鄉同質化供水保障率,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農村供水安全保障。目前,為強化農飲水長效管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做法: (一)全面建立縣級統管機制。一是定期開展農飲水長效管理評比,推動全域“美麗水廠”創建,加強水源管理保護,定期開展水質自檢,推進水廠規范化創建,2座水廠獲評水利部“農村規范化水廠”。二是全面提升農飲水統管服務效能,加強統管制度、人員、經費等要素保障,暢通農飲水服務熱線,2021年全市累計解決327件群眾電話反映的供水難題,并開展動態回訪。三是嚴格落實農飲水一個標準供水,發布全國首個200噸以下農飲水地方標準——《農村飲用水工程運行管理規范》,落實多重水質保障機制,實現全市農村供水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 (二)全面推進農飲水整體智管。一是加快推進數字化感知終端建設,加快源頭到龍頭感知體系建設,目前已有540處農村飲用水工程實現在線監測和遠程監管,5個縣(市、區)實現數字化供水全覆蓋。二是持續做好數字化運維,強化“一庫一圖一網”管理,實時動態更新水質自檢成果和供水水量,推動單村供水站智慧化、少人化運行,降低偏遠山區人工管護成本。三是積極入駐“浙里辦”線上供水服務,立足用水戶需求和服務導向,加快推進供水服務企業上線入駐,出臺“困難返補”“以獎促收”等線上惠民政策,提高群眾服務效率和辦事體驗。 (三)率先開展農飲水綜合保險。一是制定全市農飲水管養保險實施方案,確定“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自愿選擇”原則,形成了全閉環的災害保險體系。二是針對溫州多臺風暴雨天氣和農村飲用水現狀,增加臺風指數保險、干旱指數保險、水源地滅失賠償、農飲水設施管養保險,形成從水源、管道、制水設備、停水、供水責任全鏈條農飲水綜合保險制度。三是開發農飲水設施保險快速核損及風控信息化平臺,實現“一鍵報案、一鍵定損、一鍵理賠”,大大縮短理賠時間,第一時間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為農村飲用水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網易新聞記者:剛才李紅健書記介紹了溫州市水資源保障體系情況,請問我市在推進水資源保障工程建設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陳木永: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近年來,我市積極抓住中央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契機,謀劃推進一批水資源工程建設,加快補齊我市水資源安全保障方面的不足和短板。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去年在編制《溫州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時,我們將水資源保障工程作為重點內容納入“溫州水網”建設,“十四五”計劃投資92.1億元,重點推進甌江引水、洞頭區陸域引調水等15項水資源保障工程建設,確保我市全面建成“一主一備”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同時,還開展了《溫州市水資源節約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統籌謀劃全市水資源節約保護、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進一步增強我市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積極加強與省水利廳的溝通對接,爭取更多的項目得到省水利廳的支持。一方面,我市謀劃的15項重大水資源保障工程全部納入了《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為工程建設爭取省級資金和要素保障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積極與省里正在謀劃的“浙江水網”建設規劃進行對接,以借助全省輸水主動脈,補齊水資源保障“突出”短板,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統籌配置水平。 三是全力加快工程建設。我局建立了由局領導帶隊、處室牽頭的掛鉤聯系工作機制,不定期組織專家,深入一線、指導服務,幫助各地加快推進水資源保障工程前期和建設,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泰順樟嫩梓水庫及供水工程已基本建成,計劃于6月份實現供水;蒼南縣城珊溪引水工程基本建成,蒼南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洞頭區陸域引調水工程已完成批復,正在抓緊實施;文成西北部城鄉一體化供水提升工程正在施工招標,預計6月份全面開工;樂清市銀溪水庫工程正在開展可研報告編制,計劃于明年開工建設。 下一步,我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強化水資源節約利用,全力加快“溫州水網”建設,為“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加快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提供堅實的水資源安全保障。 主持人:謝謝,由于時間關系,提問就到這里,再次感謝發布人,感謝記者朋友。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